首頁 > 汽車線纜
[汽車線束 ] 汽車經濟性之線束輕量化設計:(電壓平臺提升、電氣架構優化、新材料)
P:2023-01-23 20:35:15
1
線束是汽車中最重、最復雜的部件之一。隨著汽車電子化、信息化的迅猛發展,人們對汽車智能化功能的要求不斷提高,汽車狹小的空間內所放置的電子電氣設備也隨之增多,導線數量也相應不斷增加。據統計,目前一輛高檔汽車的導線使用量達2km,重量在20~30kg左右。線束重量每減少10%,燃油經濟性可提高3%。如果一輛汽車每消耗1加侖汽油可以行使20英里(約合32km),那么按每年行使15000英里(約合2414km)計算,燃油經濟性每提高3%,每人每年就可以節省22.5加侖(約合85L)汽油!熬束減重在幫助整車減重、提升燃油經濟性方面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,將會越來越受到汽車制造商的重視。
線束由于長度過長且“太軟”,組裝必須要由人工來完成,因此線束的減少最大的好處就是提高生產效率及降低人工成本,特斯拉Model Y 的車內線束長度縮短到100 米,而且將線束設計為結構件,將線束變成一個個固定的零件,使得線束的組裝可以由機械手臂來完成,自動化率進一步提升。除此之外,其也能解決產能問題,降低資金投入;還能減少汽車能量損耗及車重,提升續航。
特斯拉 Model S P100D 的加速已經超過了保時捷 918 Spyder、邁凱倫 P1 和法拉利 Laferrari 這三大神車。保時捷打算通過 Taycan 重新定義高性能電動汽車。
Model S的動力域、車身域、娛樂域等都不復存在,取而代之的是三大區域架構,分別是中央計算模塊(CCM)、左車身控制模塊(BCMLH)和右車身控制模塊(BCMRH)。中央計算模塊(CCM)整合了信息娛樂系統(IV)、輔助駕駛系統(ADAS),以及外部連接和車內通信系統域功能;左車身控制模塊(BCMLH)和右車身控制模塊(BCMRH)分別負責剩下的車身與便利系統、底盤與安全系統和部分動力系統的功能。
德爾福本開發的0.13mm2無鹵素超薄壁導線,大大減輕了線束重量。擁有比薄壁PVC 導線更耐高溫,層壁更薄、更輕的絕緣層。0.13mm2導線一般用在開關信號、傳感器信號等的電流回路,相比0.3mm2導線,單線外徑減少40%,重量減少高達66%。德爾福使用了銅鎂合金,添加0.2%的鎂,大大提高了導線的機械強度。研發出L型端子,利用一高一低的壓接翼技術,讓導線的電氣性能和機械性能在同一個壓接高度上同時達到最優。同時,為了更加普及0.13mm2導線的應用,德爾福開發了一種新型的Double-X壓接工藝:將0.13mm2導線剝頭剝長一些,將它折彎后進行壓接,這種壓接方式相當于壓接0.26mm2導線,可以直接使用現有的0.3mm2端子體系,應用比較廣泛。
電線作為線束主要的部件和載體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目前銅芯導線是行業主流因為銅材質是目前可知的導體中,導電率和安全性比較出色的導體,也是適合汽車線束的導體(考慮價格因素)。但是自從2005年以來,銅價飆升之后,鋁作為有可能取代銅的導體再次被擺上了臺面。讓我們來對比下銅和鋁的關鍵參數,首先,銅鋁密度比重為3.29:1,也就是說1噸鋁等于3.29噸銅,看到了么,先不說價格,從重量上鋁就有很大的優勢,輕量化大有希望;第二個參數是導電率,銅鋁比率為1:0.629,鋁在導電性能上弱于銅,并且鋁的機械強度不如銅,也就是說,在汽車線束上,暫時鋁還沒有辦法完全替代銅,但這是一個發展趨勢,特別是在價格和重量兩大因素影響下,線束加工中越來越多的設備也對應鋁線材加工包括銅鋁混合,比如超聲波線束焊接機。
保險絲盒/保護導槽/卡釘扎帶/橡膠件/波紋&絕緣保護套管等等都是常見的線束輔助材料。
關于保護線槽,在汽車發展的初期一度還有金屬結構材料,我們目前使用的大部分都是高強度的塑料護板/線槽,想輕量化,,可以在材質上做文章,盡量使用較輕的聚酰胺(尼龍)來構造;第二,減小尺寸,確定需要保護的關鍵部位,其他可以采用厚膠布等保護,如果能做到完全取消當然更好,這需要在設計階段就考慮。
關于橡膠件,其作用是密閉保護電線,起到防外部塵埃和液體腐蝕的作用.在某些關鍵部位,比如發動機艙和駕駛艙連接之處,這里不但不能取消還得加強防護,其他的密封需要不高的區域,完全可用”發泡”工藝來取代橡膠件;另外關于波紋/絕緣套管,除了像光纖線/天線等信號傳輸較高部位需要嚴加保護外,其他大部分可以考慮使用加厚的布基膠布來取代。
關于保險絲盒,E-BOX和外支架合在一起,上面插入不同阻值的保險絲和繼電器;也是從塑料件(E-BOX盒+外支架)材質著手考慮,使用更輕的材料;第二,根據回路原理,盡量減少保險絲和繼電器的數量,能合并就合并,這也是需要在設計階段考慮,如果減少一條帶端子的電線,那么這里就不需要插入保險絲或繼電器去和這個端子匹配,從而實現輕量化。